海蜇的營養(yǎng)價值 海蜇使用時需多注意
2025-11-17
東莞蔬菜配送
1
一、海蜇的營養(yǎng)價值
海蜇的營養(yǎng)極為豐富,據(jù)測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質(zhì)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種維生素。海蜇還是一味治病良藥。
祖國醫(yī)學認為,海蜇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降壓消腫之功。加工后的產(chǎn)品,稱傘部者為海蜇皮,稱腕部者為海蜇頭,其商品價值海蜇皮貴于海蜇頭。
海蜇清熱,化痰,消積,潤腸。治痰嗽,哮喘,痞積脹滿,大便燥結(jié),腳腫,痰核。
一般吃海蜇的時候,都是作成冷盤或涼拌,那是因為海蜇只要經(jīng)過加熱,就會開始變硬,而且它的肉質(zhì)非常特殊,變硬之后,韌度會大增,有時候根本就很難咬斷。
所以才會用冷盤的方式處理。如果要用熱食的方式,那么拌炒的時間要盡量縮短,通常是所有材料都已經(jīng)下鍋塊煮熟之后,再把海蜇加入,稍微再炒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海蜇不適合煮湯,因為湯的熱度一定沒有辦法維持海蜇味道。
二、海蜇清熱解毒但要謹防食物中毒
海蜇是一種軟體的海產(chǎn)腔腸動物,其呈現(xiàn)半透明狀,可供食用,也可入藥。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海蜇具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降壓消腫等功能,對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胃潰瘍等癥均有療效。海蜇的營養(yǎng)極為豐富,據(jù)測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質(zhì)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種維生素。海蜇還是一味治病良藥。我國醫(yī)學認為,海蜇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降壓消腫之功效。加工后的產(chǎn)品,稱傘部者為海蜇皮,稱腕部者為海蜇頭,其商品價值海蜇頭貴于海蜇皮。
在海蜇的觸手上長有刺,刺絲囊內(nèi)含有毒液,因此人如果不慎用手直接碰觸到了海蜇,很容易被海蜇折傷,導致出現(xiàn)皮膚紅腫、疼痛甚至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此如果不是專業(yè)人士,在購買海蜇時應盡量不要購買還活著的海蜇。海蜇在烹飪過程中也要注意去除毒素,將海蜇切絲之后,應當用水反復沖洗干凈晾干,最好再用鹽水浸泡,以去除毒性,避免涼拌可能出現(xiàn)的食物中毒。
三、買新鮮海蜇該如何處理更安全美味
海蜇撈出海之后為了防止海蜇化掉,要添加明礬和鹽,所以食用的時候最好用清水泡一下,這樣可以去掉里面的添加成份,還能殺死海蜇本身自帶的一種溶血性細菌,浸泡時間最好以12小時以上為好。還要說一下的是,浸泡海蜇要勤換水,12個小時至少要換三次水。另外,海蜇皮在用熱水焯的時候不能用開水燙,因為開水燙會讓海蜇瞬間收緊,口感變得非常硬。焯海蜇要用90度的水,焯的時候?qū)⒑r胤湃?0度的水中后,默數(shù)8秒鐘就要趕快將海蜇撈出,撈出后立馬沖涼水,這樣處理后的海蜇口感脆且軟硬適中。
為海生的腔腸動物,隸屬腔腸動物門,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蜇體呈傘蓋狀,通體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黃色,海蜇傘徑可超過45厘米、最大可達1米之巨,傘下8個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盤的次生口),下部是口腕部,垂掛著許多須狀物,稱作腕或觸手。下方口腕處有許多棒狀和絲狀觸須,上有密集刺絲囊,能分泌毒液。
其作用是在觸及小動物時,可釋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海蜇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沿海都有廣泛分布,中國習見的海蜇有傘面平滑口腕處僅有絲狀體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狀物的棒狀海蜇,以及傘面有許多小疣突起的黃斑海蜇。
四、海蜇的做法
海蜇又名水母、白皮子。海蟄猶如一頂降落傘,也像一個白蘑菇。形如蘑菇頭的部分就是“海蟄皮”;傘蓋下像蘑菇柄一樣的口腔與觸須便是“海蟄頭”。海蟄皮是一層膠質(zhì)物,營養(yǎng)價值較高,海蟄頭稍硬,營養(yǎng)膠質(zhì)與蟄皮相近。中國是最早食用海蟄的國家,晉代張華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食用海蟄的記載。今天,海蟄已成宴席上的佳肴。海蜇頭的質(zhì)量比海蜇皮差,一般不常用。烹飪中使用的海蜇皮都是經(jīng)過加鹽、礬加工過的,為的是去除海蜇澡的水分和毒素。
涼拌海蜇的做法
1.準備好所需食材。
2.海蜇放入清水浸泡5-6小時洗去泥沙。
3.海蜇切小塊備用。
4.黃瓜切絲墊底,香菜嫩葉少許。加入李錦記一品鮮特級醬油。
5.加入李錦記純香芝麻油拌勻即可。
- 上一篇: 海參養(yǎng)生 大連市民熱捧涼秋
- 下一篇: 海蟹怎么吃,海蟹死了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