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食材在潮濕環境中發霉?
潮濕環境是食材保存的大敵,特別是梅雨季節或南方地區,稍不注意就會看到食材表面冒出令人頭疼的霉斑。別擔心,掌握幾個實用小技巧,就能讓食材在潮濕環境中保持新鮮。
保持干燥是防霉的首要原則。準備一個密封性好的儲物箱,底部鋪上廚房紙或食品級干燥劑,定期更換吸濕材料。大米、面粉這類主食可以放入干凈的飲料瓶密封保存,瓶口處放兩瓣大蒜,既能防潮又能防蟲。干貨類食材最好分裝成小份,每次取用后立即密封,減少與潮濕空氣接觸的機會。
冰箱不是萬能保險箱。很多人習慣把買來的菜直接塞進冰箱,殊不知冷藏室濕度往往很高。綠葉蔬菜先用廚房紙包裹再裝進保鮮袋,留個小口透氣。菌菇類千萬別洗,直接放入墊了廚房紙的密封盒。生姜、大蒜這類調味食材,可以洗凈晾干后切片冷凍,隨用隨取特別方便。
選擇合適的存放位置很重要。廚房水槽下方雖然空間大,但濕度最高,不適合存放任何食材。米面糧油最好放在離地30厘米以上的柜子里,墻壁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土豆、洋蔥這類根莖類蔬菜,找個陰涼通風的紙箱存放就行,千萬別放塑料袋里悶著。
控制購買量是從源頭解決問題。現在購物這么方便,沒必要一次性囤太多食材。葉菜最好三天內吃完,根莖類也不要超過兩周。買回來的水果先檢查,有磕碰的盡快吃掉,完好的用透氣的籃子裝好放在通風處。香蕉、蘋果這類會釋放催熟氣體的水果,記得和其他水果分開存放。
定期檢查庫存不能偷懶。每周抽十分鐘看看儲物柜,受潮的食材及時處理。發現包裝袋里有水汽,立即更換干燥的儲存容器。干貨如果已經返潮,可以放在陽光下曬干或用烤箱低溫烘干。調味料瓶口容易結塊,用完后記得擦干凈瓶口再蓋緊。
有些天然防霉小妙招很管用。在米缸里放幾粒花椒,面粉袋里埋個月桂葉,干貨里加個干辣椒,都能有效防霉。新買的香菇、木耳等干貨,可以先用烤箱50度烘半小時,徹底去除水分再保存。咖啡渣曬干后裝進茶包,放在櫥柜里既除濕又去味。
處理已經發霉的食材要果斷。除了硬質奶酪可以切掉霉變部分繼續食用外,其他食材一旦發霉就要整個丟棄。特別是花生、玉米等谷物霉變后產生的黃曲霉素,高溫烹煮也無法破壞。切過霉變食物的刀和砧板,要用開水燙洗并晾干。
保持廚房整體干燥很關鍵。做飯時及時擦干臺面積水,水槽邊沿容易積水的地方要特別注意。定期檢查水管是否漏水,墻角有沒有返潮。天氣潮濕時可以開抽油煙機或電風扇促進空氣流通,晴天記得開窗通風。
特殊食材需要特別照顧。像火腿、臘肉這類腌制品,表面出現白色鹽霜是正常現象,但若出現綠霉就要立即處理。優質普洱茶餅可以放在紫砂罐里,定期翻動通風。高級茶葉建議分裝成小份抽真空保存,每次取用后重新密封。
代科技也能幫上忙。購買一個濕度計監測廚房環境,相對濕度超過70%就要注意。除濕機在梅雨季節特別實用,小型電子防潮箱適合存放貴重食材。真空包裝機雖然一次性投入較大,但對延長食材保質期效果顯著。
養成好的使用習慣很重要。取用食材時保持手部干燥,潮濕的勺子不要直接插入面粉袋。開封后的醬料瓶要擦干凈瓶口,倒置存放可以形成密封。使用密封夾封住吃了一半的零食袋,比隨便折一下管用得多。
記住這些小技巧,再潮濕的季節也不用擔心食材發霉。從選購到儲存,每個環節多花一點心思,就能讓食材保持最佳狀態。畢竟,吃到嘴里的東西,新鮮健康最重要。
- 上一篇: 如何避免食材在冷凍過程中失水?
- 下一篇: 如何避免食材在解凍后二次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