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度需要防暑,防暑的茶飲,降溫最好的食品,防暑降溫的中藥
2025-11-17
東莞蔬菜配送
1
一、多少度需要防暑
氣溫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據生物學家研究,從人對高溫的反應情況來說,30℃左右是人體最佳感覺的溫度,因為這個溫度不勞汗腺散熱,也無需衣著保溫。
33℃-汗腺開始啟動,在這種溫度下工作2~3小時,"人體"空調-汗腺開始啟動,通過微微涔汗散發蓄積的體溫。
35℃--散熱機制立刻反應。這時,淺靜脈擴張,皮膚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對個別年老體弱、散熱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溫。這個溫度也是啟用室內空調的起始溫度。
36℃--人體"自我冷卻",一級警報溫度。在這個溫度中,人體便會通過蒸發汗水散熱,進行"自我冷卻",此時,一定要注意補充含鹽、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飲料,以防電解質紊亂,同時還應采用其他降溫措施。
38℃--多臟器參與降溫,二級警報溫度。一旦氣溫升到38℃,人體汗腺排汗已難保持正常體溫,不僅肺部急促"喘氣"以呼出熱量,就連心臟也要加快速度,輸出比平時多60%的血液至體表參與散熱。這時,降溫措施、心臟藥物保健及治療均不可有絲毫松懈。
39℃--汗腺瀕臨衰竭,三級警報溫度。汗腺疲于工作,已經無能為力并趨于衰竭,這時很容易出現心臟病猝發的危險。
40℃--大腦顧此失彼,四級警報溫度。高溫已直逼生命中樞,以致人頭昏眼花、站立不穩,這時人必須移至陰涼地方或借助空調器降溫。
以上介紹了人體對高溫的反映情況,希望能引起您對高溫天氣的重視。如果出現高溫,您需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溫預防措施,避免高溫引起的不適。
二、防暑的茶飲
烏梅綠豆飲
【原料】烏梅25克、綠豆250克。
【做法】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綠豆用清水洗凈后放高壓鍋中煮,待熟后取出,加入烏梅、冰糖,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具有滋陰清熱、解渴生津之功效。此湯可代茶飲,每周服用2-3次。體質虛寒、痛風者不宜。
蓮子薄荷湯
【原料】蓮子250克、薄荷12克。
【做法】先將薄荷煮水備用,再將蓮子加水煮熟后,加入薄荷水,兌勻,加冰糖調味即可。[1]
【功效】此湯具有養陰、清熱、安神功效??纱栾嫞恐芊?-3次。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飲。
芝麻山楂茶
【原料】芝麻100克、山楂10克、食鹽少許。
【做法】將芝麻洗凈曬干,炒熟后與山楂放入茶杯內,沖入開水浸泡,可加食鹽少許調味,即可服用。
【功效】此茶具有清心泄熱、生津開胃功效,可代茶飲。
黨參麥冬飲
【原料】黨參10克、麥冬10克。
【做法】將兩味放入茶杯中,滾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具有益氣、生津、止渴功效。適用于夏季氣候炎熱氣津兩虧之人。每天數次,連服3日。
蓮子綠豆飲
【原料】蓮子200克、綠豆150克。
【做法】將蓮子與綠豆洗凈后加水浸泡30分鐘,再以文火煮制成飲。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健脾功效,可代茶飲。
三、降溫最好的食品
鹽開水
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后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夏季高溫,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
茶水
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茖W分析表明,茶葉含鉀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
夏天驕陽似火、熱氣灼人,出汗多了口又渴,多飲熱茶,防暑降溫效果最佳。飲熱茶的好處是:
1.可提神醒腦,消除疲勞。
2.可生津止渴。喝熱茶可刺激口腔粘膜,促進口內生津,并加速胃壁收縮,促進胃的幽門啟開,使水加快流入小腸被人體吸收,滿足各組織和器官的需要。
3.可抑菌消炎。茶對胃腸粘膜有收斂殺菌作用,能凝固菌體蛋白、減輕細菌的毒性,起到消炎止渴作用。
4.可強心利尿。茶堿能興奮血管中樞,增強心、腎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腎小球濾過率,使尿液增多。尿液的排出,又帶走了部分熱量,帶來了涼爽感。陳醋:夏季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減少,使食欲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如果在烹調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還會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而且有利于人對食物中鐵的吸收。
綠豆湯
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有關實驗表明,綠豆對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苦瓜
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們視為難得的食療佳蔬。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喙系奈⒖嘧涛?,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
蜂蜜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釀成?!侗静菥V目》:"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四、防暑降溫的中藥
●仁丹
仁丹,又叫清涼丸。主要由甘草粉、兒茶、丁香、陳皮、薄荷腦、冰片、檀香、砂仁、豆蔻、木香、霍香、肉桂、朱砂等組成。夏天中暑,頭暈頭痛,惡心胸悶,暈車暈船都可以用。服用仁丹還可以止嘔。
注意:仁丹內含有朱砂,對于大人來說,也絕不可以超量服用,否則有汞中毒的危險。因為汞特別會危害孩子的大腦發育,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服用仁丹,可以為中暑的孩子選擇別的中藥。
●清涼油
清涼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油,薄荷腦、樟腦、樟腦油、桉油、丁香油、桂皮油、氨水等。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的藥效。夏日由傷暑引起的頭痛、蚊叮蟲咬、皮膚瘙癢,或者是暈船、暈車、因燙傷引起的局部皮膚紅痛都可以使用。
注意:由于清涼油刺激性較大,因此,建議1歲以下的嬰兒少用或不用。如果給寶寶使用清涼油,皮損有潰爛處不宜使用;涂后局部皮膚發紅或起小紅疹,或瘙癢感加重不宜繼續涂擦;以前用過但有過敏的寶寶也不宜再用。
●風油精
風油精主要由薄荷腦、樟腦、水楊酸甲酯、桉葉油、丁香酚等組成。風油精清涼止痛,能驅風止癢。夏天蚊蟲叮咬、暈車不適或是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牙痛都可以使用風油精。
風油精是油劑,孩子外用時,可以涂擦于患處或穴位;口服的話,每次1~2滴,是成人量的1/2~1/3,比較安全。
注意:外用的話,半歲以內的寶寶盡可能不要使用。如果孩子皮膚有刺激感,就不要使用了。
口服的話,值得注意的是,有因長期服用風油精而成癮的報道,建議慎用。
●金銀花露
金銀花露的主要成分是金銀花。金銀花清熱解毒,主要治療暑熱口渴、瘡癤、小兒胎毒。也適用于小兒熱癤、痱子、暑疹及熱毒痘疹等。還可以輔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
金銀花露有每瓶500ml的露劑,相當于金銀花31.25g;也有每瓶250ml、500ml的合劑。口服露劑,7歲以上的孩子每次60~120ml;7歲以下的孩子每次30~60ml。每天2~3次,像喝茶一樣飲用。口服合劑的,每次15ml,每天2~3次。
注意:有瘡瘍潰膿的寶寶不要服用。
●清涼含片
清涼含片主要是由薄荷油、薄荷腦、紫蘇葉、葛根、烏梅肉等中藥成分組成的。如果孩子受到暑熱,覺得口渴惡心,咽喉腫痛,煩悶頭暈,可以含服。一般每片0.5g,6歲左右的孩子每次可以含服1片,每日數次即可。
注意:3歲以下的嬰幼兒最好不要用,以防不慎嗆入氣管發生意外;不會含片劑的兒童也不要服用。含服的同時,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如果孩子身子虛,出汗多,也不宜服用。
●十滴水
十滴水的主要成分有樟腦、大黃、桂皮、小茴香、桉葉油、辣椒、干姜、乙醇等。按中醫的說法,可以祛暑辟穢,健胃驅風。寶寶夏季傷暑而發生頭暈、惡心、嘔吐、煩躁、腹痛胃腸不適等癥狀時,可以酌情使用。
藥店*的十滴水酊劑有5ml和20ml瓶裝的。3~7歲的孩子每次口服2ml,1~3歲的孩子每次口服1ml,都可以用溫開水送服。
注意:1歲以下的嬰兒最好不要服用,新生兒禁用。
●霍香正氣水
霍香正氣水主要是由霍香油、紫蘇葉油、白芷、陳皮等中藥成分組成的。如果孩子夏天中暑,有頭暈、腹脹、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可以給孩子服用。藥店*的霍香正氣水有酊劑和口服液兩種,一般不要給孩子用酊劑的霍香正氣水,可以用口服液的。3~7歲的孩子可以口服成人的1/3的量,7歲以上兒童減半。
注意:3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用。3歲以上的寶寶服用霍香正氣水的同時,不要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如果出現過敏反應,像心動過速、急性蕁麻疹、過敏性藥疹等,應該馬上停用。